至生物质“十三五”破局之道

【中国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在世界能源转型的进程中,生物资能源扮演侧重要的角色,不但由于其低碳、清洁、可再生和对化石能源的多途径替换,同时还由于生物资能源是现代农业、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和带动汽车、机械、化工等10余种行业的强力引擎。因此,不能简单将生物资能源视为普通的可再生能源,而应赋予其 多功能重大战略新兴产业 的新定义。

国际如火如荼?国内相对落后
经过20世纪后在即30年及21世纪的快速发展,生物资在世界1次能源供应结构中占比已到达10左右,成为第4大能源,在世界能源终消费总量中生物资也占到14。美国、巴西及欧盟各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各国采取的生物资替换线路不尽相同,但皆有所成。从看来,生物资多联产发电、成型燃料供热、1代燃料乙醇、生物天然气的技术、设备和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已成熟,产业范围正在快速扩大。
相比范围内生物资发展势头,我国的发展却其实不尽人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又是农业大国,生物资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巨大。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含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开采资源量为21.48亿吨标煤,其中生物资占到54.5,是水电的2倍和风电的3.5倍。但是由于我国生物资能源起步较晚,经过10余年的发展,市场主体只是1些实力较弱的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设备、能效和盈利等方面整体上水平不高。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的相干扶持政策和资本与金融的参与还没有到位。另外,在生物资发展的技术线路上,我们也走过了1致使低端产品重复建设些弯路,影响了国内生物资发展的水平。
生物资能源不但在于它的低碳清洁、可再生和对化石能源多途径的替换,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排环保,增进农村经济和中小城镇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也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却未能遭到应有的重视,根据《生物资能源国际2012》,2010年,生物资能源总产5926万吨标油,中国占比2.4,仅为美国的210分之1。
这些问题的产生客观上与生物资能源本身较其他可再生能源更加复杂,人们对其了解较少、误解较多有关,主观上则是由于政府业务部门重视化石能源、工业性强的风能和太阳能而轻生物性和涉农性的生物资而且具有更强的抗腐蚀能力能。同时这其中也不排除因风电与太阳能发电等相干产业发展进程中利益分配问题带来的干预和影响。
须力挽颓势迎头遇上
虽然目前我国生物资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经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其多功能性和不可替换性显示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世界大势中,中国在生物资能源起跑线上已落后,综合生物资发展及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消费结构、对外依存度、温室气体排放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中国都应当比任何国家更加重视发展生物资能源, 1035 和未来的1段时期内,应力挽颓势,迎头遇上。
首先要转变认识,对生物资能源进行重新定位。当前,我国农业污染已全面超过工业污染,接近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农业污染重指标。特别是养殖业畜禽粪便及秸秆露地燃烧对水体与大气的污染为严重,而解决这1问题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生物资能的开发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另外,生物资能源对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发展中小城镇提供清洁能源和工作岗位等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将生物资能源视为同等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而应对生物资能源赋予 多功能重大战略新兴产业 的新定义。
其次应制定发展计划,兼顾产业发展。经过10余年的发展,国内各类生物资能源的产业化开发已打下初步基础,度过了艰巨的启动和早期成长阶段,基本具有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应顺势制定积极、务实和措施到位的生物资能源发展战略及计划,为我国生物资能源发展打开1个新的局面。
再次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理顺整体发展思路。 1035 期间,生物资发电的重点不在于扩大范围,而在于推动 热-电-成型燃料联产 转型升级。如能将生物资能上网电价由0.75元/千瓦时提高到0.85元/千瓦时,即新增财政补贴100亿元,便可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另外斟酌到大气污染防治和为中小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的紧急需求,成型燃料供热应作为生物资固体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在生物资天然气发展方面,我国具有年产千亿立方米以上的潜力。建议明确农业部为1元化主管部门,兼顾禽畜粪便、有机垃圾和作物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排环保、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推动和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对生物资液态燃料,发展重点则应转移到以木质类生物资为原料的气化合成技术线路和化学合成线路上来。 1035 期间,要在生物资能源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上进行重大战略性调剂,固体燃料作为技术升级与战略转移,气体燃料启动产业化范围发展,液体燃料通过技术革命和战略转移而重新突起。
另外,要增加政府补贴,鼓励农林废弃物生物资能源的利用。建议凡生产1吨产品,在原料供应端和生产端各补贴100元。原料供应端重点斟酌补贴给农民合作组织。同时启动 绿能 消费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GB 4806.1⑵016《食品GB13022⑼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实验方法》中对夹具的描写为:“实验机应备有适当的夹具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额制度,强迫要求主要能源消费者使用5的认证 绿能 ,并逐渐增加比例,对不能完成 绿能 消费配额的收取配额税,用于 绿能 生产者的补贴,以助力完成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目标。
后,做好产业培养,实行 走出去 战略。结合我国目前发展情况,重点培养气化合成生物燃油、糖平台转化生物油品和生物天然气3项产业化技术与设备的系统集成,以东南亚和非洲为突破口,做好 走出去 的战略准备,让世界同享中国成果。